位于建水县城建中路。始建于公元1285年,后经明清两代扩建,是除了山东曲阜外的第二大文庙。主要建筑有一殿、二庑、二堂、二阁、五祠、八坊,规制严谨,气势宏伟。门前太和元气坊后,有椭圆形泮池,池中筑岛及思乐亭。主体建筑先师殿,明弘治年间重建(1488-1505年),单檐歇山顶,全殿由28根大柱支撑,其中22根青石雕成,前廊楹柱透雕云龙,技艺精巧。正殿大门的22扇屏门上,精工雕刻有近百种飞禽走兽的图案,形态各异,生动活泼。殿前悬挂着“先师庙”三个鎏金大字,每字长1米,宽1.5米,笔力遒劲雄浑,气势不凡,四周还镶嵌着玲珑剔透的龙凤呈祥图。殿后存元明清历代碑记,包括元代“圣旨碑”,清代平定准噶尔碑记等,具重要历史价值。198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文庙现存一殿一亭一阁二庑二堂三祠八坊。殿前有高大的铜香炉一座,其上铸有大大小小的游龙,生动传神,活灵活现。庭中古柏下有石象一对,背上驮着5尺高的青铜花瓶。还有“太和元气”坊,“洙泗渊源”坊,“思乐亭”等建筑。文庙内还有一些珍贵的雕塑、书法作品。